网站首页   |  协会简介   |  会长致词   |  协会动态   |  会史沿革   |  协会章程   |  协会会歌   |  机构网络   |  杂志电子版
    温馨提示今天是:    
协会动态  
通知公告
协会动态
领导讲话
人物
友好往来
奉献社会
文件库
会企聚焦
八面来风
协会简介

浙江黄岩青年企业家协会成立于1990年月4月,英文译名为:Huangyan young Entrepreneurs’Association,英文缩写为:HYEA,中文简称为黄青企协。

浙江黄岩青年企业家协会是以黄岩青年厂长、经理和企业管理者为主体自愿组成...

           [ 查看全部 ]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人物   

 


喻文军:妙手绘出“如意生活”
作者:本站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05/11/24 07:37:25  

九曲澄江如练,夹岸橘林似锦。在清爽春风的轻拂下,风光旖旎的松岩山似披着一层若有若无的轻纱,满眼风光惹人醉。记者走进了松岩山下的浙江如意实业有限公司,见到了这位名声在外的企业家——喻文军。

曾当选为浙江省优秀青年乡镇企业厂长(经理)、浙江省优秀青年厂长(经理)、台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厂长(经理)、台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的喻文军年纪轻轻就已名声在外;他曾经是黄岩青年企业家协会第一、二、三届会长,第四届协会名誉会长,第五届协会顾问。如今步入中年的喻文军眼角的皱纹增多了,但他的爽直和与生俱来的相实依然未变。

一边是鲜花、荣誉以及一片光明的仕途,一边是家乡父老殷切期望的眼神,27岁的喻文军面临着人生道路上一次重大的抉择

1977年,17岁的喻文军高中毕业,他想继续读书却没有机会,想当教师又未能如愿。迫于生计,喻文军到拱东乡(即现在的黄岩区北城街道)一个工艺品厂当学徒。整整十年,喻文军勤学苦练,几乎所有的工种他都学过,几乎所有的累活、脏活他都干过。

喻文军因此熟练地掌握了木制工艺品的整套操作流程和有关的业务技术。在艰苦的岁月中喻文军深深顾懂得,人生积累要从点点滴滴做起。

1987年5月,喻文军面临着人生道路上一次非常重大的抉择。此时的喻文军已不是当年那个初出茅庐的愣小伙,十年的学习,十年的勤奋,喻文军已从一个普通的工人成长为车间主任、团支部书记,直到后来走上领导岗位担任副厂长。而那时,工艺品厂年产值超过千万元,这可是当年发展前景很被看好的明星企业。

与此同时,当地的乡党委和政府领导看到喻文军的业绩后,也找喻文军谈过话,决定让他到另一家乡办企业当厂长,同时表态可以聘他到乡工办当主任。他的朋友都非常羡慕,喻文军这小伙子行,前途无量。

而就在这时,仙浦喻村的乡亲却数次找到喻文军。当时,喻文军的家乡焦坑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生他养他的仙浦喻村贫穷落后,全村只有一个小小的工艺纺织厂。村民们想让他这个能人回到村里带着村民发家致富。

一时间,喻文军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边是拱东乡领导和同事的苦苦挽留,一边是村里乡亲殷切期望的眼神;一边是优厚的待遇以及鲜花与荣誉,一边是从零干起的挑战以及重重困难与风险……向来做事果断的喻文军犹豫了,喻文军说:“回想当初,我的灵魂经历着一场激烈的搏斗。”

喻文军最终回到阔别十年的仙浦喻村。为了振兴家乡的经济,带领父老乡亲早日脱贫,一起奔小康,喻文军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

靠东拼西凑的3万元,喻文军带着20多个村民在“老爷庙”里办起了小厂,他们精心培育,希望它健康成长,并给它取了一个吉祥的名字——“如意”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回到仙浦喻村的喻文军发现一切比想象的要困难的多。

回想创业之初的滋味,喻文军一言难尽。办企业首先得有资金。但村民们都不富裕,村里的集体经济更不富裕。在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下,几经拼凑,喻文军总算有了3万元的启动资金。

企业要生产,总得有厂房,但少得可怜的启动资金,连购买必要的生产设备都捉襟见肘,还哪来的钱租下一大片厂房。几经周折,他们将眼光盯住了村头那座小庙,虽然有点破旧,但里面空荡荡的,和“老爷”们挤挤,也能将就将就。

小厂终于开工了,工人没有技术,喻文军就手把手地教。企业十分简陋,但喻文军和20多个工人对它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们精心培育,希望它健康成长,并给它取了一个吉祥的名字——“如意”。从此以后,在黄岩的西郊,在古老的焦坑,一个年轻的企业迎着朝阳开始茁壮成长。

如意工艺厂创办第一年实现产值16万元,利润仅有5000元,用今天的眼光去衡量,实在微不足道。不过,当时喻文军和所有的员工都欣喜若。这毕竟是20多名创业者心血的结晶,也是喻文军白手起家、从无到有走向成功的第一个里程碑。

第二年,如意工艺厂产值一下子翻了几番,增加到200万元,实现利润10.8万元。这对于刚尝到头的创业者来说,简直是一组天文数字,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新起点。1989年2月,如意工艺厂与宁波工艺品进出口公司联营,企业规模迅速扩大。这年夏天,“如意”的员工搬进了新厂房,从此有了自己的家。

企业的迅速成长,也逼着喻文军带领企业走正规化之路。有一次,质检员发现有一批工艺品质量未达标,要求生产车间翻工整改。但车间主任仗着自己是厂里的生产骨干,而且又是办厂初期的元老级人物,对忠告根本不以为然。后来副厂长找他谈话,他认为混混过去就算了,仍不同意翻工。喻文军得知这件事后认为,平时口头上都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规章面前人人平等,碰到具体矛盾怎么可以绕道走呢?他毅然将这名车间主任免了职,并通过此事提醒所有员工认清质量的重要性和规章制度的严肃性。

1991年8月,“如意”的一些产品因质量与包装不符标准,造成一定的损失。喻文军首先作自我批评,并向厂里党支部递交了一份要求处理的报告。支部经过认真讨论作出了扣除喻文军7月份50%岗位工资的决定,并公之于众。这事在全厂产生了很大的震动。

在此基础上,喻文军趁热打铁,修订和健全了企业物资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质量检验、岗位责任等一整套规章制度,使企业的管理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

   从深圳回来后,喻文军再一次陷入沉思:光做玩具和工艺品显然很难实现“如意”的再次飞跃,何不尝试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如意工艺厂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1990年实现产值600万元,1993年实现产值3208万元。这样的增长速度使当时厂里不少人感到了满足。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这样的话,人性的弱点有时在于不是成功了而满足,恰恰相反是因为满足了才自认为成功。因此,成功往往成为满足的代名词。

1992年,喻文军参加了一个考察团到深圳考察。特区超前的发展思想和惊人的发展速度让喻文军大开眼界。借鉴人家的创业经验,再总结自己的发展思路,喻文军明确了今后的奋斗目标。

从深圳回来后,喻文军再次陷入了深思,必须破除“小富则安、小进则满”的传统观念,决不能在成功与满足之间划上等号。从当时的发展形势来看,光靠工艺品一个产业很难实现做大做强和新目标。如意工艺品厂该如何实现新的突破?

1992年底,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如意工艺厂更名为浙江如意实业有限公司,在经营方式上也打破了传统的产业单一的格局,提出了“一业为主、工贸结合、多元开发”的新思路。此时的喻文军已非当年吴下阿蒙,这一回他的目标是向着集团型的企业发展。

在企业转型中,喻文军把战略思想尽量往与消费者有关的吃穿住行等方面靠,毕竟这四个方面永远都有市场。结果他定位在“吃”上,重点是饮料产品。目标一旦确认,绿情饮料公司随即上马建设。

喝下一口刚下生产线的胖大海凉茶,那清爽的味道穿透了身上每一个毛孔,喻文军觉得这回有戏了。果然,投产仅1年多,“绿情”胖大海就卖了1000万元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国内的饮料市场正开始起步。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饮料市场的潜力不断被挖掘出来。不少企业已看到了“钱”景,纷纷投资饮料行业。谁出手快,谁打出品牌,就意味着谁能先占领市场。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比赛。

1993年,喻文军创办了绿情饮料公司。公司建立之初,他经过一段时间考察后,发现椰奶类饮料行情看好。公司立即着手这类产品的开发,台州没有椰子汁等原料,就从海南采购浓缩的椰子汁来。但浓缩的椰子汁保存的时间较长,全然没有新鲜椰汁的清爽,生产出的椰奶味道也不怎么样。这样的产品投放市场肯定无人问津。

第一个新产品胎死腹中,喻文军不得不重新进行产品定位。总结第一次失败的原因,正是千里迢迢从海南运输原材料成本过高、不切实际,如此麻烦不如就地取材。黄岩有闻名中外的蜜桔,不但量多而且口感好,是上好的原料。喻文军又与农科院合作,推出纯正的橘汁饮料。

这类饮料维生素含量高,眼下非常畅销,但在当时因价格过高并不讨消费者的喜欢。产品推出后,市场很难打开,果汁系列再次草草收场。

喻文军又进行了一次反思:前两次失败的原因并不在于市场没有空间,而在于企业没有抓住市场。这一次,绿情饮料公司仍旧利用台州本地市场的优势,开发以胖大海凉茶为主的“绿情”系列饮料。

喝下一口刚下生产线的胖大海凉茶,那清爽的味道穿透了身上每一个毛孔,喻文军觉得这回有戏了。果然,胖大海凉茶投放台州以及温州市场后,很快在当地的饮料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仅1年多的时间,“绿情”胖大海就卖了1000万元。

1995年,“绿情”系列饮料为“如意”公司创造了近4000万元的销售额。“如意”进军饮料市场取得不小的成功。这一年,公司的多元战略创造了近8000万元的产值。

一个专心于一点的普通人,比一个分心的天才更容易成功,做企业也是如此,经过短暂的阵痛,喻文军彻底砍掉“绿情”饮料系列,重新专注于工艺品产业

“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谁也不曾料到,几年之后凉茶系列像扶不起的阿斗,在市场中混得十分尴尬:屡次实施冲出浙江、走向全国的战略却屡遭挫折;在浙江市场,由于国外可口可乐等知名品牌的冲击,以及国内众多饮料品牌的挤压,胖大海凉茶的市场份额出现萎缩的现象。

喻文军再次对市场进行细细地调查:走进每家超市,饮料货架上密密麻麻起码有20多个品种。这说明众多厂家对饮料市场这块大蛋糕一拥而上,多数产品并无差别。饮料市场已呈现出泡沫化倾向,一场不可避免的洗牌正向生产厂家走来。除了不断被挤压的利润,小品牌的生存能力正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几经思索,喻文军终于明白,一个专心于一点的普通人,比一个分心的天才更容易成功。做企业也是如此。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犹豫,喻文军痛下决心,“砍掉”饮料产业,重做工艺品文章。2002年,喻文军将“绿情”系列饮料的各个项目包括品牌整体转让给了椒江的一家企业,一门心思做工艺品生意。

饮料产业的失败对于喻文军来说是相当痛心的,就象看着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不得不送人了一样。但在饮料行业几年间的酸甜苦辣给了喻文军很多的启示,比如实施品牌战略,留住开发人才等等。此后,喻文军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实施职工的专业培训,在企业内部挑选懂技术、肯钻研的人员扩充到产品开发部,同时外聘优秀人才。2002年,“如意”外聘了3名技术人员,并远赴江西景德镇和杭州等地招聘了数名工艺美术人员;此外,还专门聘请了一位MBA硕士研究生,担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不断进行反思的喻文军认为,当初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求胜心切,只想着一步登天。工艺品行业与饮料行业跨度太大,尽管最初几年成功,那是赶上了好时机,失败的原因还是在于不够专,后劲不足。

将重心放回工艺品后,喻文军重新树立了外向型企业的发展方向,并开始注重以工艺品为主的产业拓宽。在原先传统的圣诞节、复活节礼品的基础上,“如意”又开发了塑料工艺、蜡烛工艺系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深受客户欢迎。

2004年,公司的新产品研发中心开发出上百个款式的新品,包括音乐铃系列、以家庭用品为主的木制品等等。喻文军甚至突发奇想,将玩具与家具结合起来,制造美观而时尚的工艺家具。

喻文军说,“如意”的路还很长,“如意”的目标是永远向前,作为一名“如意人”,他会伴着“如意”的发展,用真情挥洒“如意人生”。



[←返回]

 

  下一条新闻郑海林等当选为区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
  上一条新闻虞伟炳:“模具王国”赛出真英豪

 

 

版权所有:浙江黄岩青年企业家协会 地 址:黄岩区南汇路8号三楼(南城街道办事处斜对面) 电 话:0576-84231111

浙ICP备12031099号-1 网 址:www.hyqqx.com 邮 箱:tzzcc@163.com 支持:台州网络公司 China Mold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