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年轻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赤手空拳打造一家资产逾千万元企业的创业故事!
初见张德祥,你肯定不会相信眼前这个个子不高却稍有些胖的年轻小伙,就是带领着“台荣”不断实现飞跃的领军人物。张德祥1977年出生于农村,现在是黄岩青年企业家协会的常务理事。1994年初中毕业后,他经营过美容店,开过出租车、翻斗车等,但这些艰苦创业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资金积累,相反却使他负债累累。但他并不气馁,另觅发展机遇。从1999年开始,他试着从事建筑工程项目的承包并获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2001年3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几个朋友开始倾其所有创办了一家摩托车配件厂,即今天的台州市台荣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的前身。“初生牛犊不怕虎”,创业初期的艰辛并没有吓倒他,但面对产品开始销售时,却使他心里有点犯怵,销路在哪?
张德祥说,做生意其实就是一次次的心理合作。在产品没有销路时,他亲自组建营销队伍,跑遍全国各地摩托车生产厂家,当人家带着怀疑的眼光条量着这个只有20多岁、乳臭未干的经理时,带着不信任的心态去看待他的产品时,他没有退缩,而是拿出自己的诚心。正是本着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他终于在2002年8月迎来了丰收的时刻,首先是江苏春兰摩托车有限公司将其产品“大绵羊”列入生产目录,继而。他与钱江摩托车公司、虹桥动力公司等国内30多家的知名厂家签定了长期销售合同。
正在企业疾风前进的时候,由于几个股东因观点不同而发生了分歧,最终导致了企业二分二合,使企业的发展一度停滞不前。此时,张德祥再次展现了他惊人的魄力,以90%的违禁词控股权掌握了企业的经营主动权。在他的苦心经营下,2004年“台荣”销售产值达2000多万元,创税利100多万元,公司员工也从原来的20多人增至200多人。并在江西新建厂房近百亩,设立江西台荣机车有限公司,又陆续在路桥、广州、江苏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台荣”能够在短短的几年内得以快速健康地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张德祥始终认为,办好企业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在他的倡导下,“台荣”建立并完善了一套“广纳人才、人尽其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使人才与企业结成了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一直以来,他从来不分家庭工和外来工,不讲资历,不论亲疏,以工作能力和态度、业绩为依据,以公司竞岗为手段,选拔任用各级管理人才,真正做到了“用人不唯亲,亦不避亲”。同时,张德祥也总在百忙之中不忘给自己充电,他积极参加各种讲座、培训会、学习班,并取得了经济师的职称,还拿到了MBA的结业证和大专毕业证书。
在摩托车生产行业,“台荣”的诚信是出了名的。早在好多年前,张德祥就提出了“守信是成功者的座右铭,失信是失败者的墓志铭”的诚信观,这已成为其企业发展壮大的试金石。
“失信只能得逞一时,守信才能得益一世”,张德祥说,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坚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不讲信用,企业就没有出路,也就不会有“台荣”今天这样的发展。